看過記錄 |

第二百一十七章:打包走人(1 / 1)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章

    李綱聽到這裡,只是冷笑連連。

    其實到了他這個年紀,但靠道理,是說不通他的想法的。

    畢竟……他信奉了一輩子自己的觀念。

    他對陳正泰所說的話,不屑於顧,只是輕蔑道:「歪門邪道,不值一提。」

    陳正泰倒也沒有惱羞成怒,而是哈哈大笑起來:「其實你有你的道理,我也有我的道理,要分出高下來,便是在此清談一輩子也分不出勝負。只不過……」

    「只不過什麼?」李綱憎惡地看著陳正泰。

    陳正泰也同樣一臉嫌棄地看著李綱。

    李世民則陷入了深思。

    而下頭的馬周,似乎也開始思考起來。

    他第一次聽陳正泰講道理,只是他有些猶豫,這到底乍聽之下,沒有錯,可李綱錯了嗎?

    難道……讀四書五經也錯了?」

    馬周也是儒生,所以他基本還是認同李綱的一些道理的,只是……他又發現,就如陳正泰所說的那樣,李綱這一套,似乎還真是走不通,這令馬周有些矛盾。

    此時,陳正泰朝李綱笑道:「只不過你我不同罷了。李詹事是靠四書五經,而獲得可名望;而我陳正泰,卻是憑藉著經營,才漸漸重振家業。」

    說到這裡,陳正泰頓了一下,略帶嘲弄地看著李綱,才又道:「這就猶如外頭有人要餓死了,而李詹事家中有糧萬擔,看到餓死的人爭搶一個蒸餅,非但不覺得朱門酒肉臭是一件無恥的事,反而站在自己的圍牆裡看著那些爭搶的百姓,呵斥他們為何沒有道德,竟是做出爭搶的事。卻又反覆向人傳授,君子應當如何如何,讀書人應當如何如何。」

    「說一千道一萬,李詹事之所以可以在此振振有詞的說什麼四書五經,無非還是因為李詹事吃飽喝足了,有了足夠的閒暇,去讀你的四書五經,閒暇越多,讀的經書便越多,便越發覺得迥異於常人,覺得自己高人一等。家裡有萬貫家財的,當然便瞧不起那為五斗米而奔波的人。終究,只有李詹事才可以做不切實際的事,在此奢談什麼讀書,於李詹事當然有莫大的好處,對我等,可就沒有意義了。」

    眾人一聽,竟是不由自主地頷首點頭。

    站在這裡的人,誰敢說自己只要讀書就好了?

    李世民敢這樣說嗎?還有詹事府的其他屬官,也敢這樣說嗎?

    馬周當初家境貧寒,曾顛沛流離,他更不敢這樣說了。

    李綱似乎聽出陳正泰話中的意思了,敢情,這是將自己推到了所有人的對立面啊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拂袖,冷笑道:「小小年紀,牙尖嘴利,老夫倒要看看,你將來如何誤了太子……」

    聽了這話,李世民已是沉眉,此時李綱在李世民心中的印象,已算徹底的崩塌了,從起初的惡人先告狀,排擠陳正泰,再到現在……成了務虛清談。

    這令李世民心裡生厭了,他臉上透出怒色,厲聲喝道:「夠了。」

    李綱臉色漲紅,依舊像還鬥志昂揚的公雞,卻不得不憋著一口氣,朝李世民行了個禮:「陛下……」

    李世民語調清淡地道:「李卿家年紀大啦,是該頤養天年了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素來就是一個當機立斷之人,此時,心裡已然有了決定,道:「朕將太子託付你這麼多年,李卿家沒有功勞,也有苦勞,只是你已年事高啦,回去怡兒弄孫,也不失美事。」

    這話已再露骨不過了。

    李綱一時之間,竟是百感交集,而後潸然淚下,這可是自己呆了數十年的東宮啊。

    在這裡……他侍奉了許多個儲君,他對這些儲君,都是有感情的。

    而如今,他哪裡料到,竟在最後,落到被掃地出門的下場。

    他一時瞠目結舌,竟有些不知所措,而後只好無奈地深深朝李世民長長作揖:「老臣……遵旨。」

    眾人見狀,非但沒有絲毫的遺憾,居然不少人喜形於色。

    李詹事走了。


    從此以後……豈不是陳詹事可以做主?

    倘若如此……大家的好日子……

    李世民還有話想跟陳正泰說,於是揮了揮手,讓諸官退下。

    而後看了陳正泰一眼,一臉驚詫的樣子:「你才來兩日,竟對詹事府了如指掌,真是令人驚嘆。」

    陳正泰認真地道:「恩師……其實這沒什麼了不起,學生能做到面面俱到,無非是靠著一個勤勉二字而已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連連點頭:「朕來時,唯恐擔心你懶惰,現在可以放心了。」

    陳正泰看了李世民一眼,想起了什麼:「只是恩師……這詹事府……學生覺得弊病叢生,單以輔佐太子而論,有太多不足之處,學生以為……朝廷設立三省六部,又在東宮設立詹事府的本意,理應不該如此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詫異地看著陳正泰,他覺得這個傢伙很不簡單,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滿臉欣慰地道:「你這話是何意?」

    陳正泰其實早已摸透了李世民的心思,其實他心裡早有一個構想,只是從前不便提出來罷了。

    而現在……他倒是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出了:「有了三省六部,何須還要一個備用的三省六部呢?今天下漸安,可是大唐所沿襲的,就是自秦漢、魏晉以及隋朝時法度,這一套辦法不是沒有用,可是至少……從隋時的經驗來看,未必能令天下可以做到長治久安。學生相信恩師其實也有過這樣的擔憂吧。」

    長治久安……

    這似乎說到了李世民內心裡的著重點了,李世民臉色凝重起來,他背著手,來回踱了幾步,而後道:「你繼續說下去。」

    陳正泰便道:「沿襲下來的三省六部制,當然不能輕易更改,因為這牽涉太大了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可是……我大唐若只是沿襲舊制,恩師縱然再賢明,也不過是第二個隋文帝而已,在沿用舊制的同時。何不嘗試新制呢?」

    李世民突然覺得陳正泰也有一些幼稚了,新制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嗎?那隋煬帝大刀闊斧,倒是改了不少舊制,可結果如何呢,卻觸動了不知多少人的根本利益,最後是什麼下場?

    陳正泰自是明白李世民會有什麼反應,便又道:「當然,學生並不是說這新制立即去用。何況新制有沒有用,好不好用,尚且還是未知之數,想來恩師絕不會拿江山社稷來開玩笑。」

    「可是……這不……東宮這裡也有一套備用的三省六部嗎?這詹事府,閒著也是閒著,何不如大刀闊斧,使用新制,但凡有什麼嘗試,都在詹事府試一試,若是詹事府能成功,將來三省六部也可效仿。可若是詹事府做不成,就算是出了什麼差錯,其影響範圍也能在可控的範圍里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並不是昏聵的人,他很清楚當今天下有許多的弊病,只是這些弊病,絕不是可以輕易改動的,因為一改,後果誰也無法預料。

    而此時陳正泰提出這個,卻是令他耳目一新。

    朝廷不方便做的事,讓詹事府來做,朝廷不能改正的東西,讓詹事府來改正。最後通過詹事府的成效,再決定是否推廣。

    詹事府畢竟只是一個備用的小班子,做的好了,三省六部可以借鑑,而一旦滋生了什麼事端,三省六部也可引以為戒。

    這……李世民對此,頓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。

    他盯著陳正泰:「詹事府可以大刀闊斧,想怎麼新怎麼來,只要不觸及國家的根本,都可為?」

    「是。」陳正泰道:「而且這樣做,也可磨礪太子殿下,太子年輕,可如陛下所言,他已長大了,不如就讓他試一試。」

    「學生想好了,詹事府的法令,只在二皮溝和鄠縣之內,二皮溝和鄠縣之外,自是三省六部的管轄之地。恩師就只當這是學生和太子自己瞎折騰,是瞎胡鬧,若是這胡鬧……能夠有益於天下,則自是恩師聖明,若是鬧出了什麼糟糕的結果,恩師也可果斷制止,以免更壞的後果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一下子覺得有趣起來:「你不必解釋得如此詳細,朕知道你的意圖,詹事府……詹事府……嗯,有一點意思……」

    李世民是個極有作為的皇帝,可同時……哪怕是他,也不得不束縛住手腳,因為他是皇帝,任何一點的舉動都關係著天下蒼生,所以他行事……十分謹慎。

    若是有心人去觀察李世民的用兵之道,會發現李世民其實是個非常善於兵行險著的人,你給他兩千騎兵,他就敢嗷嗷叫的帶著這兩千騎兵去破十萬大軍的軍陣。

    可做了皇帝之後,李世民的許多行徑,就與他的軍事理念背道而馳了。

    因為李世民同樣也是善於總結經驗的人,他很清楚隋朝滅亡的原因,對任何改變,都帶著深深的戒備。

    可現在卻好像……不一樣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突然大笑:「這樣說來,這詹事府,就是朕的先鋒……這詹事府,就由著你們去折騰了?」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第二章,求月票。



  
上山打老虎額作品:  明朝敗家子  公子風流  我的姐夫是太子  我的父親太努力了  大文豪  錦衣  庶子風**  唐朝小官人  
類似:  神話版三國  魔門敗類  無敵升級王  不滅武尊  儒道至聖  

加入書籤

書頁/目錄

搜"唐朝貴公子"
360搜"唐朝貴公子"
語言選擇